首页 >> 资讯中心 >>动态资讯 >> 河南省乡村振兴网: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案例——在支农支小支微中提升乡村金融服务效能
详细内容

河南省乡村振兴网: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案例——在支农支小支微中提升乡村金融服务效能

时间:2021-12-15     

2e9c2542228e0e87a9b4bc9f2bba2f6.jpg

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近年来,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农信社)坚持支农支小支微定位,充分依托基层网点分布多、覆盖广的优势,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发挥了金融扶贫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为乡村产业振兴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一、主要做法

省农信社之所以能有效发挥金融扶贫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得益于其强化责任担当、勇于攻坚克难,充分依托基层网点分布多、覆盖广的优势,不断强化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u=3536602534,1544209023&fm=26&fmt=auto.webp.jpg

(一)强化职能定位

省农信社作为全省脱贫攻坚专项责任单位,近年来围绕“加大扶贫小额贷款投放、加大产业扶贫贷款投放”两项专项责任,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带贫企业融资需求,双轮驱动,加大扶贫贷款投放。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应贷尽贷,支持其通过自我发展实现脱贫;对于已脱贫户,按政策给予持续支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对符合条件的带贫企业和农民合作社,鼓励其通过“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户”“农民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户融入产业发展,实现稳定脱贫。

(二)强化产品创新

省农信社积极顺应大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等发展趋势,强化产品创新、以满足多元化信贷需求。

一是积极参与“普惠通”App建设及推产,加载“普惠授信贷”“产业发展信用贷”“三位一体贷”等数十款产品,提升审核速度和便利化体验。二是创新线上金融服务产品,开发“金燕e贷”“金燕融易贷”“金燕快易贷”等系列线上贷款产品,实现线上办理、自主操作、随借随还。截至2019年末,全省农信社“金燕e贷”授信客户数达45.64万户。

u=3167837393,3639183255&fm=26&fmt=auto.webp.jpg

三是创新扶贫特色金融产品,推出“金燕扶贫小额贷”,将贫困户申贷年龄放宽至67周岁,推出“金燕光伏贷”助力光伏扶贫,推出“金燕帮扶贷”“金燕连续贷”等无还本续贷产品,减轻“倒贷”成本。同时,各地行社也结合当地产业特色、扶贫对象特点,积极创新“两权抵押”扶贫贷、“产业链接贷”等金融扶贫产品,构建扶贫办贷“直通车”和“快车道”。

(三)强化服务创新

一是织密普惠金融服务网络,以物理网点为依托,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支付技术,搭建了“营业网点+自助银行+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站+移动银行”五位一体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二是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广泛开展普惠投信,通过上门服务、逐户走访等方式,深入开展以送政策、送资金、送技能、送知识、送服务、送关爱“六送”为内容的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截至2019年末,全省农信社授信客户数达261.7万户,实现了对全省所有行政村和街道的营销全覆盖。三是积极落实减费让利政策,“普惠授信”贷款年利率均不超过6.75%;民营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已连续降低2个百分点,累计让利近30亿元;截至2019年末,全省农信社已累计发放无还本续贷贷款1368笔,金额166.44亿元。

u=96613026,3551821897&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jpg

(四)强化模式创新

针对扶贫信贷中普遍存在抵押物缺少、贷款难与放款难并存的难题,省农信社创造性地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模式,促进了扶贫信贷的扩大与发展。如针对贫困户无有效抵押的问题,新县农商行创新推出了“两权抵押”扶贫贷;针对扶贫信贷风险较大的问题,省信用联社协调地方政府与财政部门建立风险补偿分担机制,如卢氏农商行积极参与探索的“卢氏模式”、内黄联社的“农信社+政府+保险公司+贫困户”四位一体扶贫模式、林州联社“政府+金题+保险+产业+扶贫”五位一体精准扶贫模式,降低和分散各地农信行社扶贫信贷风险,提高各地农信行社发放扶贫信贷的积极性。

(五)强化机制创新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牢牢抓住“党建+金融”这个“牛鼻子”,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融入经营管理全过程,促进金融与党建有机融合。二是强化制度规范,注重发挥制度对扶贫工作的推动作用,以制度明导向、严制度促合规。三是强化督导考核,将金融扶贫纳人对基层行社及其班子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建立尽职免责制度,提高扶贫贷款不良容忍度3个百分点,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确保敢放贷、愿放贷。

二、主要成效

作为全省机构网点最多、服务区域最广、员工数量最多、存贷款规模最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河南省农信社截至2020年末涉农贷款余额8603亿元,占自身各项贷款的83.26%,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额的近40%,切实发挥了金融扶贫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

u=2795627516,1322691840&fm=26&fmt=auto.webp.jpg

(一)扶贫贷款投放总量持续增长

近年来,全省农信社扶贫贷款投放总量实现大幅增长。截至2019年末,全省农信社累计投放各类扶贫贷款636.73亿元,余额241.35亿元,比2016年末增长1.56倍,年均增长36.9%。其中,扶贫小额贷款历年累放183.76亿元,余额59.44亿元,比2016年增长87.0%,年均增长23.2%;产业扶贫贷款历年累放452.97亿元,余额181.91亿元,比2016年末增长1.92倍,年均增长42.9%。

(二)扶贫贷款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近年来,省农信社扶贫贷款市场份额持续高企,以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约20%的存贷款,发放40%左右的涉农贷款、80%左右的扶贫小额贷款和产业扶贫贷款,成为全省机构网点最多、服务区域最广、存贷款规模最大、支农支小和金融扶贫力度最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截至2019年末,全省农信杜系统共有138家市县行社、5145个营业机构,各项存款1.4万亿元,各项贷款9364亿元,均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额的20%左右。其中,涉农贷款8039亿元,民营小微企业贷款7523亿元,均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额的40%左右;扶贫小额贷款和产业扶贫贷款历年累放总额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80%左右。

u=32550358,1560819892&fm=26&fmt=auto.webp.jpg

(三)扶贫投入杠杆效应持续显现

省农信社通过金融扶贫,充分发挥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聚合效应,变资金分散使用、项目分散实施为统筹集中投放,实现了资源整合和聚合效应,扶贫投入杠杆效应持续显现。一是带动了大量贫困户稳定脱贫,截至2019年12月末,全省农信社各类扶贫贷款累计帮扶贫困人口约297.98万人次,其中,产业扶贫贷款累计帮扶贫困人口172.39万人次,扶贫小额贷款累计帮扶贫困人口125.59万人次。二是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通过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壮大了贫困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改变了农村集体经济落后的面貌。三是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通过主动对接贫困地区的发展需求,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有效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特色主导产业培育持续发力

2019年,围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全省农信社已累计投放相关贷款1261亿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9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06家,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1.47万家,不仅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而且带动了县级特色产业和地方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持。在确山,农商银行为制琴企业量身定制“红色琴音贷”;在正阳,农商银行助推“正阳花生”在渤海商品交易平台上市,成立“花生银行”,探索花生全产业链扶持模式。目前,全省农信行社支持的新郑大枣、信阳茶叶、灵宝苹果、西峡猕猴桃等特色农副产品种植加工产业均已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u=735710183,3241327996&fm=26&fmt=auto.webp.jpg

(五)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通过金融扶贫尤其是农户信用评定授信等工作的开展,农户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思想意识和职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信用创造价值的理念进一步彰显,农村信用环境持续改善,向上向善讲文明的好家风、好村风、好民风日益浓厚,比学赶超成为常态,向上向善蔚然成风,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和基层组织治理创新,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得到了持续增强。

三、经验与启示

作为全省金融扶贫主力军,省农信社为全省贫困地区脱贫摘帽作出了贡献,在全省脱贫攻坚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省农信社的实践表明,金融扶贫是放大扶贫资金总量的有力杠杆,是培育发展扶贫产业的“源头活水”,是引领资源要素投入的战略导向,是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有效载体,是提升精准脱贫质量的重要抓手。在当前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即将夺取全面胜利并将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信社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使其更好服务“六稳”“六保”,提高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可获得性,充分发挥其在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主力军作用。

u=952135551,1956655051&fm=26&fmt=auto.webp.jpg

(一)坚守服务“三农”定位不动摇

扶贫攻坚是关系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当前党和政府的一项艰巨任务。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扶贫攻坚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坚持党建引领,有利于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战斗力,推动金融扶贫工作更上一层楼。这些年,省农信社牢牢抓住“党建+金融”这个“牛鼻子”,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融入扶贫工作全过程,把贯彻党的金融方针政策与坚持金融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建立强有力的党委班子,激活党员“红色因子”,筑牢发展“红色底盘”,进一步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金融铁军”,为推进金融扶贫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省农信社金融扶贫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坚持党建引领,离不开对自身定位的坚守。可以说,党建引领是省农信社金融扶贫的最大优势,也是省农信社金融扶贫实践的最主要的经验。省农信社党建引领助推金融扶贫的成功实践表明,在未来全省金融扶贫中,金融机构必须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高质量推动金融发展高质量,推动全省扶贫脱贫事业发展。

(二)坚守乡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放松

完善的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现代金融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信用数据库没有建立起来,居民守信记录、可信赖程度无法通过征信系统获得,这就大大增加了信用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是金融机构开展扶贫信贷的必要条件,是增加贫困地区金融供给的基础性工程。河南农信社在长期的金融扶贫中,主动担负起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责任,下大力气进行农户信息采集和信用评定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对农户进行授信。以卢氏农商行为例,该行深入县、乡、村三级,对全县农户进行信息采集和信用评价,历时三个月,共采集农户信息6.2万户,占全县农户信息采集量的70%,为农村信贷信用评估提供了基础条件。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为河南农信社扩大小额扶贫信贷提供了条件。截至2019年底,河南农信社扶贫小额贷款历年累放额占河南省三家主责任银行投放总额的80.37%,有力地支持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省农信社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表明,信用建设是开展金融扶贫的基础和抓手,在未来的农村金融市场,谁掌握了农户信息数据,谁就有了核心竞争力,就有了在农村市场做强做大的资本和支撑。

u=3386747513,1536664607&fm=26&fmt=auto.webp.jpg

(三)坚守深化普惠金融创新不松懈

普惠金融注重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是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在当前扶贫攻坚的背景下,普惠金融是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是国家金融政策鼓励发展的重点方向。农信社支农支小支微的市场定位,契合了普惠金融的核心理念,是未来我国普惠金融的主力军。近年来,河南农信社积极贯彻普惠金融的理念,结合农村贫困户、农村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大力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推进信贷模式创新,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创新推出了很多适应农村贫困人口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支持了贫困地区人口的脱贫致富,成为河南普惠金融的主力军。省农信社金融扶贫的实践表明,推进金融扶贫必须坚持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为贫困户和农村小微企业提供丰富、多样的金融服务;必须坚守创新不放松,下大力气推进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探索适合农村居民的信贷模式,在推动贫困人口脱贫的同时,促进金融机构做大做强。

(四)坚守乡村产业稳健发展不折腾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主要是产业发展滞后。扶贫攻坚最根本的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产业,促进贫困人口就业。金融扶贫的重点应当是支持贫困户和农村企业发展产业,为农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在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方面,长期深耕农村市场的农信社具有天然的优势。近年来,省农信社坚守本源,支农支小支微,加大产业扶贫贷款投放,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探索出了“金燕光伏扶贫贷”“金燕创业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既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又带动了农户脱贫,可谓一举两得。省农信社金融扶贫的实践证明,要实现稳定可持续的脱贫,必须坚持产业稳健发展不放松,支持和推动农村产业做大,支持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从而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可持续的脱贫。省农信社金融扶贫的实践启示我们,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扶贫必须从支持产业发展着手,坚持支农支小支微,推动农村产业提质增效,从而促进贫困地区稳定可持续地脱贫。

u=1073712550,3578909344&fm=26&fmt=auto.webp.jpg

(五)坚守风险防控底线不突破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其中,安全性是首要原则,是保证银行稳健经营与发展的基础。金融扶贫尽管有一定的政策性支持,但根本上还是要遵循市场化的规律。风险防控是金融机构的首要任务,是金融机构可持续提供扶贫信贷的基础。同时,还应当看到,贫困群体本身就是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经营风险相对较高,针对贫困群体发放扶贫贷款蕴含着较大的信用风险,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部分基层农信行社出现了一些问题,潜藏着一定的金融风险。在此背景下,省农信社在金融扶贫中,强化风险意识,聚焦风险防控,在与地方政府协调建立扶贫信贷风险分担机制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整村授信和农户授信,较好地控制了金融风验,推动了金融扶贫的良性发展。省农信社金融扶贫的实践证明,只要做好农村信用体系的构建,农村金融的风险是可防可控的。因此,必须深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将金融扶贫和防控风险相结合,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来源: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案例研究

编辑:河南省乡村振兴网 张艺

  • 电话直呼

    • 0371-56266256
    • 15638801952
  • 河南省乡村振兴网

seo seo